四会大沙南江工业园优化配套设施建设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图为广东佳华铝业有限公司繁忙的运输车间。 西江日报记者 李考考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吴映霖 李考考
去年9月,四会市大沙镇南江工业园内的南江学校正式投用,满足园区内不少家庭孩子就近上学需求。如今,950名工业园务工人员子女在此上学,琅琅书声回荡在崭新校园里。
从1992年开发以来,南江工业园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铝(合金)材料和纤维复合材料为主的产业,集聚起约2.2万常住人口,老园区基础设施的短板也愈加明显。
在2022年以前,该工业园只有一所村级小学,仅可容纳三四百名学生。园内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不足,多数务工人员只好送子女就读更远的公立学校或更贵的私立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务工人员流失,“这对企业技术人员的影响尤其明显。”南江工业园相关负责人罗光永说道。
为解决园区教育资源紧缺问题,该工业园几年前便开始筹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南江学校,设计规模36个班,可提供1680个学位。去年9月,该校正式投用,定位为“只服务园区”,开设20个班级招收园内950名学生,极大满足园内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需求。
园区吸纳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学生95%以上都是外地户籍。”南江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何万福介绍,今年秋季学期,学校还将新增5个班,以园区务工人员子女优先原则再招收200多名学生。同时,学校将与教育部门、园区管委会沟通,计划在保障教育公平原则下,制定针对园内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子女入学的优待政策,从而保障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日前,肇庆召开“百千万工程”(大沙)现场会,加快推进四会市大沙镇“两工两农”示范和“两化融合”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建设,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镇域示范样板。南江工业园作为大沙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之一,围绕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正努力推进园区改造提升工作,完善配套教育资源便是其中具体举措之一。
“去年解决了教育资源配套问题,今年想要优化提升园区道路。”罗光永告诉记者,园区已有30多年,道路等基础设施都相对老化,因而推动完善道路设施,对提升园区通行条件、优化营商环境尤为重要。
面对当前园区产业水平不高的发展瓶颈,该园区计划推进收储连片土地工作,通过引进大型优质企业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已规划了一定收储范围。
此外,该园区还计划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并借鉴其他城市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成功经验,推动园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园区的产业品质和发展质量;另一方面则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